锚定“全国首例”靓丽名片 创新建造助力高质量发展——新森大道项目打造“创新型工程”纪实

发布日期:2024-03-25
【字体:打印

 

“我是第一批来这里的员工,那时候啥也没有,一片山,一个湖,我们的任务就是‘开荒’。不到一年的时间,路压平了,山打通了,真是大变样!”新森大道项目测量主管王玉泽回忆道。

项目位于重庆市高新区,是重庆西部科学城规划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工程,也是西南公司在高新区的第一个项目,更是打响公司在高新区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契机。自2021年开工以来,全体员工上下齐心、共同努力,荣获中建七局“廉洁文化示范点”“最美职工小家”,以及西南公司“绿色环保示范项目”“总承包管理标杆项目”“书记三事”示范点等众多荣誉。

在这“大变样”和“众多荣誉”的背后,是项目全体员工三百余个披星戴月的日日夜夜,是集思广益打造“创新型”项目的一次次突破。

一开始就充能“创新核”

项目在设计阶段,为了充分降低对周边环境及国土资源的破坏,同时兼顾后期交通流量增加后的扩容需求,将线路范围内的隧道工程设计为超浅埋双连拱双向八车道大断面隧道。其最大埋深27.5m,单洞最大开挖面积185㎡,最大开挖宽度19.6m;同时介于区域空间的限制,隧道进口段与下穿隧道净距仅有5m左右;再加上受原始地貌影响,施工方式需采用明挖与暗挖相结合的方式,工序转换复杂。种种数据叠加在一起,可谓是“难上加难”。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部分施工条件受限,我们就立即联系调整施工策略,分段组织,分段施工。传统施工工艺无法满足工期需求,我们就采用行走式定型钢模、装配式混凝土等新技术、新工艺,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好!”项目执行经理袁顺利一声令下,项目部便在探索创新建造的路上一往无前。

如何实现高效经营、集约管理的项目管理目标,做到树立标杆项目的同时做好驻地建设的成本控制,是项目进场初期,项目部乃至公司都在思考的问题。“3D仿真模拟技术为我们找到了解决方案。通过3D建模软件,将实际地形数据与驻地建设图纸进行一比一的还原复盘,再按照施工顺序,人员办公、生活习惯,系统性地模拟、优化布置方式及场地结构,确保了驻地建设的整体外观质量和易用性,有效节省了驻地建设成本。”项目总工程师苏国旗说。

项目以智慧建造、精益建造为载体,结合实际情况打造重庆市三星级智慧工地。项目搭建智慧工地展厅,展厅设有公司形象荣誉展示区、项目概况视频展示区、装配式隧道展示区、智慧工地大屏监控区、党建展示区和VR安全体验区等多个展示区。“在智慧工地大屏监控区,我们可以实时监控项目环境监测、各作业点施工情况、作业人员在场分布、隧道内人员实时定位等情况,大大提高了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项目安全总监张鑫向记者介绍说。

此外,项目还搭建了统筹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各项数据统一录入管理平台,实现了现场劳务管理实时化、项目监管远程化、环境监控透明化、方案交底可视化、物资验收及时化。

致力打造“全国首例”

新森大道全长2.5km,线路中段设有455m明挖隧道,原设计图纸采用传统的现浇工艺,在综合考虑施工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的前提下,最终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沟通,采用新型装配式施工工艺。该工艺采取标准化预制厂房加工构件、现场机械化拼装等技术,使得整个施工流程近乎规避了自然环境对施工的影响。同时,标准化模板的应用大幅提升了结构的整体质量,降低了资源投入,为项目管理开源节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为了加快装配式隧道方案落地实施,项目班子带头走访长春、青岛、深圳等地,详细了解结构设计、项目工厂建设、预制结构运输、结构现场安装、工程造价等重要工序及因素,邀请业主、隧道专家和公司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积极讨论实施方案。去年12月16日,相关方一致通过了装配式隧道变更方案。

“目前,我们已完成新森大道装配式隧道的初步设计方案、预制生产方案、现场安装方案,施工现场明挖基坑已开挖完毕,现场便道和预制场已开始施工,按计划投入使用是没有问题的。装配式明挖隧道的实施将显著提高结构工程质量,极大程度地降低施工噪声和粉尘污染及环境的影响,大幅度减少劳动力需求、降低现场施工风险,最终提高现场施工作业效率、缩短工期。建成后,该隧道将成为‘全国首例’装配式双向八车道明挖公路隧道。”项目技术质量部经理杨浩介绍。

联创共建打先锋

2021年4月,以新森大道项目为主的重庆片区党支部成立,项目执行经理袁顺利当选为支部书记,他说:“工程干到哪里,党支部建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做到哪里。但是,我们绝不仅仅只是完成党务任务,做就要做出些成绩!”

项目坚持党建工作与市场拓展、社会责任相结合,分别与驻地政府高新区金凤镇机关党支部、设计单位中机中联市政三支部举行结对共建仪式,并多次邀请中机中联到施工现场指导工作。项目还与高新区纪工委、高新区建设局等单位开展了廉洁文化示范点共建活动,以联创共建为开展后续项目合作架起“红色桥梁”。

春节期间,项目部接到业主方关于工期的最新要求——2022年底全面完工,这又将是一个全新且刻不容缓的挑战。此外,项目以优质履约成功实现以现场带动市场,助力公司中标高新区凤栖湖配套项目。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将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与时间赛跑,助力高新区“成环成网、外快内畅”的交通体系早日建成,助力重庆市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相向一体化发展。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七局微信

七局西南微信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纪检监督举报  |  账款拖欠事项公告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访受理方式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