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重庆,铿锵而壮烈。这座英雄的城市在肆虐的山火面前,涌现了“消防红”“橄榄绿”,还有一簇“中建蓝”。正是这些人,让这座城固若金汤;这座城在这群人的汇聚中气节铮铮。
当聚光灯打在救火一线的时候,却有一批人正穿梭在山林之间,与蚊虫为伴,不分昼夜巡山防火,为高温下的山林防火默默做着贡献。
闻令而动 开辟山火防化第二防线
8月24日下午,重庆科学谷项目接到西永街道社区的支援请求,防火行动人手不够,需要志愿者前往西永山区参与防火巡山行动。
灾情就是命令,防灾就是责任,科学谷项目党支部迅速行动,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为总指挥,项目班子为小组长的森林防火志愿服务队,并召开属地森林防火行动部署会确定小组人员,明确责任分工,确定了包括童善桥村委会、石堰口水库、兴隆沟、香蕉园村等八个防火卡点巡查范围。
8月24日晚21:00,第一支巡山小组正式出动了,身着背后印着“中建七局”的蓝色工服,背着水壶和镰刀等工具,一行4人就这样伴随着零星的灯光踏入了深夜的山林中……
山本无路 用脚踩出1800公里巡山路
山上,本没有路,“中建蓝”们手劈脚踩开出一条路;那里,本没有灯,“逆行者”们用头灯照亮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守护之路”。
“巡查第四小组,巡查时间为2022年8月25日凌晨3:00-5:00,已到达第七点,沿途无明火,多名街道和村委工作人员值班中,检查消防器材完好,与登记处同志相互交流,未发现相关隐患,马上前往下一点!”
从8月24日晚到30日中午,130个小时里,项目职工以山为家,饿了就沿路坐下吃盒饭,困了靠在树上眯一会。白天顶着48℃的酷暑,用脚丈量15公里巡山路线,厚厚的防护服是披在身上的荣耀;夜里扛着40℃的闷热,守护50平方公里林地的静谧,闪耀的头灯是贯彻内心的光荣。
巡山1800公里,走访群众50户,疏导车辆2500台次,收缴各类火种40公斤,配合镇街设立防火宣传点、临时蓄水池10处,签订防火告知书100余份,及时发现并扑灭小型火情5起,消除火灾隐患26处……当一个个数据映入眼帘,组成了6天里行动的画面,不禁令所有人动容。
守护有我 用行动唱响青春赞歌
“既然我无法到一线直接与山火进行搏斗,我能做的就是第一时间报名参与森林防火志愿队……”见习生杨娟这样说道。
作为刚毕业萌新,这是她的救援故事……
“我第一天巡山就是中午11点到13点,正值中午四十多度的高温,巡山防护服早已湿透。巡视的道路周边树木植物大多萎黄干枯,加上炎热的天气,空气中的点点火星都会带来不可想象的火势,就此我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防火的重要性。第二次巡山是凌晨3点到5点,夜晚的重庆还是逃不过高温,夜晚巡山最大的困难就是视线不清晰以及要抵挡‘汹涌’的困意。头灯和电筒是夜晚巡山的标配,抵挡困意有效的方法是把自己掐醒。”
同样刚毕业的董鑫源,回忆起令此次巡山任务,依旧心绪难平:“我还记得是在巡山第二天晚上十一点左右,我的组长提议,沿着高速路往森林深处摸排,才走了几步,我们就看到有一个路灯倒在干枯草丛中且正在发光发热,组长凭借多年安全工作的经验,认为路灯的热量随时可能导致起火,他迅速带领组员清理周边杂草,清空附近易燃物品并上报灭火指挥部办公室,最后配合街道应急救援队将路灯搬离杂草林区。”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项目所有管理人员不计代价投入志愿行动,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了央企在此次救灾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时刻准备着为火灾应急救援贡献西南力量。
正如支部书记郭华荣所说,“党旗所向,纵有千难绝不让,党旗所指,虽是万险亦不辞。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大考面前更要冲锋在前”。
山火最终化为乌有,但烈火中每一位逆行的英雄都将被铭记,铭记的不仅仅是那义无反顾的身影,还有默默奉献的一抹“中建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