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项目负责人,从事建筑行业20多年来,他奋战一线,勤劳朴实,真抓实干,用自己的承诺和行动彰显新时期工程人的精气神。他就是中建七局西南公司四川分公司双流领地项目执行经理姜红卿。
讲实干,强党性
“作为项目领班人,自己的一举一动将会是大家的样板,好与坏,对与错将会影响着他们。”从成为一名党员干部起,严于律己始终是姜红卿的习惯。
“老姜在哪儿?”“坑里。”双流领地项目部经常发生这样的对话。“老姜”是大家对姜红卿的称呼,“坑里”是对项目现场的打趣说法。在大家眼里,姜红卿就像一台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从早转到晚不停歇。早上天刚蒙蒙亮,便见他身穿反光背心,手提安全帽直奔工地现场而去;中午吃饭时,他是最后一个顶着日头从施工现场往回走的人;吃完晚饭,一定能再次看到他去工地的背影。工地上只要有工友干活,就能看见他那不知疲倦的身影。工作20余年,姜红卿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获得局级、公司级“优秀项目经理”“十大工匠”等十余项个人荣誉。
在他的感染下,项目部全体成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制作党史文化墙,建立党史读书角,开展党史领学、“建植匠心”等活动,并向工友赠送党史书籍,扩大党史学习教育覆盖面。
抓质量,创一流
“工程质量攸关性命,给劣质品开了绿灯,就等于给企业信誉开了红灯。”在一次多孔砖收验时,姜红卿发现了几块劣质黑砖,立马要求退回厂家,并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严厉的教导。他严肃的表情,配上黝黑的皮肤,俨然“包公”一个。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姜红琴将“质量”二字融进了血液里,不仅时时将质量要求挂在嘴边,还亲自对施工过程各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他常说,质量是一个工程的灵魂,没了质量就是一副空架子——摆设。去年寒冬时节,正值双流领地项目地下室主体结构封顶节点,面临时间紧、气温低,浇筑的混凝土不能快速凝固的困难,他带领项目团队,加班加点,以严密的保质措施,确保了混凝土浇筑后的维护工作,保证了砼质量。今年复工复产以来,在主体砼浇筑过程中,他严格要求在木模板节点处配铁护角,保证柱子砼浇筑的质量,并采用在门窗、楼梯蹬上安装木板护角等措施,有效防止了施工过程对成品的毁坏。
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团队保质保量推进建设工作,不仅扛起了质量大旗,还提高了建设效率。今年“五·一”佳节,在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下,项目6#楼主体结构依然顺利封顶。
重安全,创文明
“安全是基石,是一切施工活动的先行官。”这是姜红卿的口头禅。
春节前夕,疫情暴发此起彼伏,在工期紧张和人员紧缺的矛盾间,姜红卿每天组织管理人员和劳务负责人召开碰头会,了解现场施工工人数量,排查新招工人的“来龙去脉”,严格做细各项防疫工作,既保证了安全施工又保证了施工节点。此外,在项目部成立之初,他就牵头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周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组织安全教育培训,还频繁深入施工现场,跟踪作业,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抓拍发到管理群,通知相关责任人及时落实整改并做好整改反馈。
2020年11月,双流领地项目开工不到5个月就获评双流区“文明施工达标工地”。今年6月,项目成功承办四川省2021年“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暨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场观摩。
建绿色,树典范
“环保投入是一个高收益、高回报投入,这项投入不仅是为企业,更是为国家、为整个人类环境保护的投入。”绿色生产,绿色发展,创“绿色工地”是姜红卿的一个施工理念。虽然他是个“老工程人”,但他早已在思想上跳出传统施工思维模式,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
项目在环保投入上不吝成本,用科技和责任打造环保工地:引进智慧工地平台,对工地进行全天候监控,各个施工环节一线牵;施工现场设置150个喷淋,配备雾炮机、自动洗车槽,狠抓扬尘和裸土管理;坚持奖罚并举,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的环保意识。
今年5月,双流领地项目已成功申报“成都市绿色施工示范工地”,其绿色施工举措和成效受到成都日报、锦观新闻等媒体报道。
七一临近,听说分公司要制作“向党表白、为党祝福”主题视频,姜红卿迅速带领项目部的青年员工进行视频拍摄。当天成都正在下雨,只见连绵雨线中,身披中建蓝的一线建设者们身姿笔挺、落字铿锵,齐声宣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