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路,那份情,那顿年夜饭

发布日期:2024-03-15
【字体:打印

 

9月4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建七局西南公司承建的水土蓝城田园牧歌项目主体全面封顶,为项目全面完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暂时抛下工作的烦恼,项目经理罗国成走在蜿蜒幽静的山间小路上,悠闲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主体全部完工了,难得可以放空一下脑子了……”

对罗国成来说,项目的两年时光承载了他太多的情愫。“前年这里还是一条泥巴路,我还在这里摔过;这栋房子的多数材料都是我们自己扛进来的;这条小路是当时给工友送水轧出来的;这个游泳池还是去年过年没回家抢出来的……”漫步在项目内部,罗国成对项目建设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

最远的路是那条泥巴路

“你别看现在这条路这么漂亮,进场大概半年的时间这里就是一段土坡,一下雨,方圆三公里都成了泥淖……”

据罗国成介绍,项目之前是一片荒山,通往施工现场的只有一条崎岖的土路,只要下雨道路就泥泞不堪,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只能靠步行。

项目综合办主任闫斐斐介绍,项目部买菜都只能徒步三公里到外面的村子里买,“卖菜的都不愿意给我们送菜,加钱都不干。”

没有路,吊车进不来,材料没法转运,施工就没法开展。一条泥巴路成了挡住项目建设的“天堑”。作为党员,罗国成并没有被这件事情难倒。

“吊车只是提高了效率,大不了我们多出点力气,多流点汗,就是扛也要把材料给搬进去……”

于是,八九月闷热的工地上,罗国成带着一大群光着膀子的年轻小伙子手抬肩扛,一车车的钢筋、空心砖、木方顺利进入现场,保证了施工的顺利开展。

除了吃饭,水也是个大问题。

“山上有一口水井,但几百号人,一口井根本不够用!”据闫斐斐介绍,项目部太偏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通水。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中,项目部从改善职工用水做起,从外面购买纯净水供劳务食堂做饭,用洒水车拉水供生活使用,尽可能为职工和工人打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项目各项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最暖的情是那段“战友情”

难得放一天假,工长龙腾飞躺在宿舍的床上,正在看一建的考试资料。现在他最愁的事情是推迟的一建考试。“复习挺充分的,就等考试拿证了,结果疫情的原因推迟了……”但一年前,他愁的事儿可比这难太多了。

龙腾飞父亲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导致劳动能力丧失,无法工作;母亲也身有残疾,妹妹还在上学,龙腾飞的工资就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此外,还要负担父亲与母亲的医疗费用,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然而祸不单行。2020年底,病重的母亲终究未能战胜病魔,与世长辞。一向孝顺的龙腾飞感觉半边天都塌了,意志消沉了不少。谈起那段时光,龙腾飞表情明显地黯淡不少:“那段时间绝对是我这一生最黑暗的时刻,既悲痛又无力……”

得知消息的罗国成马上组织项目职工及工人组织捐款,一天时间便筹集捐款3万多元。“因为他跟工人们关系不错,不少工友都主动跑项目部要求捐款。”

拿到捐款的龙腾飞,终究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作为家庭的顶梁柱,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告诫自己,再苦再难我也不能哭,但是那一刻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明白了我并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最香的饭是工地的年夜饭

“幺儿,爸爸这两天不在家,今年过年压岁钱我提前放你枕头下面了,早上起来快点收好哦,莫让妈妈私吞了……”2021年除夕,天还没亮,项目总工傅强蹑手蹑脚地走进女儿的房间,给睡眼惺忪的女儿说起了悄悄话。

交代完,傅强奔向车库,开着车子就往现场赶去,此时十几个兄弟伙已经在现场等着他了。后天,就是甲方要求的游泳池交付的节点。

时值年关,工人都回家了。但是工程节点就摆在那里,面对给甲方立下的“军令状”,罗国成非常纠结,保节点,没有人干活;不保节点,就面临信誉受损,还要承担违约责任。此时,傅强主动请缨,“罗总,要不咱们自己干吧,你当工长,我当工人。”

得知项目现在面临的困境,看到领导班子带头留下来准备赶进度,项目职工纷纷留了下来。见习生李绍文自嘲道:“早都想感受下工地上过年的感觉了,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就这样,一支15人的“临时劳务队”成立了。

大年三十儿晚上,“大厨”闫斐斐带着厨师帽,将买好的饺子和汤圆分开倒进锅里,热气腾腾的厨房里很快香气四溢,忙活半天的罗国成走到项目大院里吼了一嗓子:“兄弟们,吃年夜饭咯……”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七局微信

七局西南微信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纪检监督举报  |  账款拖欠事项公告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访受理方式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